香港Cobalt 2023 秋冬紡織紗線展: 銳思碳管理分享氣候變遷三大關鍵重點 

銳思碳管理資深顧問Joe Poon七月中在香港 Cobalt 2023秋冬紡織紗線展針對氣候變遷和碳管理進行分享。Joe是經驗豐富的環境顧問,主要協助企業導入溫室氣體盤查制度,特別是範疇三的機制建立並透過數據建模及分析,設定符合SBTi科學基礎減量目標。本次演講對象為服裝業供應鏈重點供應商,包括知名紡織紗線廠和針織廠。演講重點分享如下。

—–

 聯合國IPCC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不定期會發布氣候變遷評估報告。去年第六版的 IPCC 報告清楚指出,隨著極端天氣波動頻繁、長期乾旱和野火席捲全球多個地區,氣候變遷不再是未來的警報,而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在進行式。

 

但是,氣候變遷會怎麼影響服裝產業呢?服裝品牌及其供應商又該如何一同面對氣候變遷呢?

 

1.  全球氣候行動已勢在必行

 

「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196個成員國代表,於 2015年在巴黎聯合國氣候峰會上一致同意,相比工業化前水平,必須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到2°C以內。然而依據目前全球的發展趨勢,這目標將會非常難達到。

為控制升溫在1.5°C以內,全球需要在2050年之前實現凈零排放Net Zero。淨零排放指的是,排放出來溫室氣體,需透過碳捕捉或碳封存等方式,達到排放的平衡狀態。而實現全球凈零排放的唯一途徑,是由政府、企業到個人都從根本上減少其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後再透過碳抵換(carbon offset) 消除最後一小部分,不可避免的排放量。

 

2.  私部門的共同參與

 

若要實現全球凈零排放的目標,需要社會各界一同合作參與,特別是企業。

 

透過設定減量目標,組織能更有效的減少碳排放、朝向凈零排放邁進。而這個減量目標,需具有科學依據,並能反應最新氣候科學研究結果,將全球暖化控制在1.5°C。因此,企業開始響應SBTi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架構,訂定對應的減量目標。

 

什麼是科學基礎減量目標?

 

截至2022年7月13日,已有3,336家公司響應SBTi倡議,承諾設定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s)。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包含短期和長期的減碳目標,自現在到2030年-2035年的短期內,企業必須致力將營運排放減少約40-45%(範疇一和範疇二),並將價值鏈排放減少約25-30%(範疇三);長期至2050年之前,企業必須將營運和價值鏈的碳排放皆減少90%以上(範疇一、二和三)。

 

設定科學基礎減量目標的好處

 

對企業來說,設定並努力實現SBTs有多種好處,除了盡到減緩氣候變遷的責任,企業設置SBTs可以滿足利害關係人的期望,從而證明其商業模式長期的永續性。將能源和排放相關成本降到最低,更可以提高企業競爭力,而提前評估法規、政策調整和市場發展,也能降低轉型風險可能對企業產生的影響。隨著新一代消費者意識提升,低碳產品和服務越來越受歡迎,企業也有機會透過提供這類產品及服務轉型為低碳企業。

 

氣候變遷與服裝業

 

時尚產業是溫室氣體排放最高的產業之一,為了幫助服裝業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不少組織提供了減碳目標和指南,其中《聯合國時尚產業氣候保護行動憲章 》設定了在2030年之前減少50%碳排放的目標。

多家知名時尚品牌已經簽署了該行動倡議,並公開自身的減碳承諾,其中包括:

 

·       Gap: 以2017為基準年,在2030年前減少90%範疇一和二的絕對排放量,範疇三中採購商品及服務類的排放量減少30% 

·       NIKE: 以2015為基準年,在2030年前減少65%範疇一和二的絕對排放量,範疇三排放量減少30% 

·       Target: 以2017為基準年,在2030年前將範疇一、二和三的溫室氣體絕對排放量減少30%

 

3.   透過積極行動及協作,達成科學基礎減量目標

 

企業要達到具有實際效益的減碳量並不容易,多數科學基礎減量目標都很嚴謹且高標準,並須包含括疇三的碳排放。企業需要透過積極的行動方案,及與策略夥伴的緊密合作,以達成淨零目標。

範疇三的挑戰

 

減少範疇三碳排放是實現凈零排放的關鍵。對服裝品牌來說,範疇三排放占品牌總排放量絕大部分。零售商C&A在2018年的報告中顯示,範疇三排放占其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95.86%。

 

服裝業的範疇三排放包括:

 

●      一級供應商 – 最終產品的組裝和製造;約占服裝業範疇三排放量9% 

 

o   剪裁、縫紉、拼接、刺繡 

o   網版印刷 

o   鞋底和鞋幫加工

o   產品包裝

 

●      二級供應商 – 半成品的製造(如織物和裝飾);約占服裝業範疇三排放量52% 

 

o   針織和梭織紡織品 

o   織物漂白、染色、整理、洗滌 

o   鞋類中底和外底部件的生產(擠出、成型、硫化)

 

●      三級供應商 – 將原料加工成紗線和其他中間產品;約占服裝業範疇三排放量15%

 

o   紗線生產(擠出、紡紗等)

o   生產染料、油墨、黏合劑、樹脂等 

o   將木製品轉化為紙漿 

o   皮革準備(包括鞣製)

 

●      四級供應商 – 來自動植物的原物料採集;約占服裝業範疇三排放量24% 

 

o   瓶子回收(用於再生聚酯纖維) 

o   將石油/天然氣轉化為聚合物 

o   棉花、木材和天然橡膠的種植 

o   牛群放牧

 

服裝品牌如何實現其科學基礎減量目標

 

從品牌的角度來看,盤查和減量是實現SBTs的兩個關鍵。

 

盤查、驗證和揭露

 

目前品牌多以揭露較易取得的排放數據為主,如範疇一、範疇二和一級供應商的排放資訊。若要推動SBTs,品牌需要加強瞭解供應鏈的全面數據,透過導入盤查及驗證機制,確保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

 

減少碳排放

品牌需要投入大量資本,將重心從營運面的減排,例如節能和其他較容易完成的專案,擴大關注到整個價值鏈的減排計畫。

儘管需要額外的投資和努力,服裝品牌仍有許多機會可減少供應鏈碳排放,包括:

 

·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導入節能技術或設備等解決方案 

·       廠區太陽能板(PV):安裝現場太陽能光電板,以減少對電網電力的依賴和降低發電機燃油消耗 

·       採購異地再生能源:在主要採購市場中識別、規劃和執行異地再生能源採購策略(例如EAC能源屬性憑證和PPA異地購電協議) 

·       逐步淘汰煤炭:用低碳替代燃料取代燃煤鍋爐 

·       低碳材料:增加永續材料的使用(例如再生聚酯纖維、有機棉)

 

導入SBTs可提高服裝品牌市場競爭力

儘管設定SBTs及推動減碳是一項複雜的任務,市場上已有大量資源可供服裝品牌參考,多個大型時尚品牌也已經公布實現凈零排放的計畫。導入SBTs對企業經營的好處遠大於回應利害關係人期待及降低氣候變遷相關的財務風險公眾情緒,對於尚未採取行動的服裝品牌來說,設定SBTs勢在必行。

 

供應商是品牌達成 SBTs 的重要夥伴

 

隨著響應及設定SBTs日益普及,服裝品牌更加重視目標設定,供應商也會因此開始受到品牌客戶的要求。實現範疇三減排不只是品牌的責任,更在於供應商的配合,為了協助客戶實現減碳目標,供應商必須做好準備,採取迅速且積極的行動。

———–

銳思碳管理的角色?

 

銳思碳管理協助產業領導企業,投入減少碳、水及廢棄物的足跡,以期共同解決環境危機。以「合作、賦權」的方式出發,我們期望能引導客戶將永續發展真正融入到企業營運和業務決策中。

 

自2009年創立至今, RESET 為各類產業客戶提供深入的永續發展策略和實施計劃,並在亞洲主要市場,持續進行環境管理項目的擴展。